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安居乐业绘新景 ——郧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信息发布者:wx_4zwdrtgz5tns9j
    2021-03-02 15:57:44    来源:郧阳网   转载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郧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和安置面临的一大困难。郧阳区抢抓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机遇,以党中央提出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引,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目标,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形成了独有的“郧阳模式”。

    集中安置

    让百姓搬得出住得安

    民以居为安。郧阳区结合群众需求、劳力状况,立足长远发展,采取村内集中安置、城镇购房安置等多种方式,实行进城区、进园区、进集镇、进中心村、进幸福院“五进”集中安置,真正让贫困群众挪出穷窝。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摆在郧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面前的 “拦路虎”。我区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多规合一、产城一体的布局思路,打破镇村界线,用最好的安置地点、最全的配套设施、最优的帮扶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委区政府邀请北京绿十字等 “大家大院”,在环郧阳湖中心城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国省道沿线城镇经济带统筹规划354个集中安置点。

    蓝图绘就, “怎么建”是关键。郧阳区引进具有一级资质、实力雄厚的企业,采取法人契约、群众监督、进度奖惩等办法,推进安置点建设。斥资在城市规划核心区整理土地3000亩建设香菇小镇,集中安置18个乡镇搬迁群众共4155户14989人,配建1000万棒香菇产业基地和5万平米袜业扶贫车间,成功打造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单体项目。同时,该区在柳陂新集镇建设龙韵新村安置点,集中安置全镇24个村843户3044人,配套建设3条文化扶贫商业街、1个袜业扶贫车间和100万棒香菇种植观光园。

    项目落地,要清楚 “谁来住”。我区通过分层分类、因户施策实现精准安置。其中,对有劳力、有意愿通过务工实现增收的1625户6495人实施进城购房安置,同步消化库存商品房面积近20万平方米;对有创业技能和创业意愿的1450户4480人,在汉江绿谷、子胥湖等园区景区附近进行安置;在青龙泉社区、龙韵新村、安阳口等进行小镇集中安置6455户22151人;中心村安置9056户25119人;各乡镇高标准建设幸福院,兜底安置农村孤寡老人4951户5250人。

    搬进新家,更要 “住得安”。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 “后半篇文章”,郧阳区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下足 “绣花功夫”。一是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产资料足,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按照 “统一配套生产用房、畜禽养殖栏圈和每户1分菜园地”的标准,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吃菜有着落、畜禽有处养、农具有处放、生产生活有保障。二是确保公共服务全到位。实现所有安置小区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通网络,有路灯、有公厕、有垃圾箱、有绿化、有污水处理设施。三是确保社区管理全部跟进。截至目前,已在全区集中安置点成立党组织57个、居委会17个,配强 “领头羊”298人。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扶持

    助百姓斩穷根能致富

    搬迁安置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根本。近几年来,郧阳区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推行一个劳务经济+香菇袜业两个主导产业+N个发展项目的 “1+2+N”产业扶贫模式,组建区、镇、村三级专业合作社和扶贫开发公司,上联优质企业、下接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生活在组织中、依附在产业链上,实现稳定增收,产业带动脱贫效应显著。

    群众实现 “家门口”就业。目前,我区谭家湾镇已建成现代化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并在全区建设香菇制棒车间28个、点菌车间850个,发展香菇3000万棒,带动1.2万户群众增收。柳陂镇袜业扶贫产业园以及其他乡镇袜业扶贫车间,共签约配置织袜机8000台,年织袜达10亿双,带动近万名农村群众在 “家门口”务工。香菇产业、织袜产业已成为全区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

    “四小产业”带动庭院经济发展。我区鼓励群众发展小种养、小作坊、小庭院、小买卖 “四小产业”,解决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在 “三乡工程”大力推动下,全区还培育汽车座垫加工、服装玩具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扶贫作坊2700余个,涌现出一批品牌化新型加工企业。

    “双帮”机制实现双赢。郧阳区建立政府帮助企业重组上市做大做强、企业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的 “双帮”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区设立长证郧阳等三支产业发展基金,新建秦巴扶贫产业示范园,引进长江医药等63家优质企业落户,盘活困难企业23家;辅导万润新能源等118家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带动发展产业基地10万亩,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建设子胥湖、居然之家、汉江绿谷等创业孵化基地,吸引1682名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反哺家乡、造福群众。

    劳务经济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区已向省外发达地区高质量输出8万余人就业。通过加强与定点扶贫单位水利部合作,累计输送郧阳籍护水保安员304人,人均月收入3600元以上。此外,还开发管水、养路、护林、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1285个,吸纳2625人就业。

    一组组无声的数据,见证了郧阳区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成绩,也见证了全区易迁群众阔步迈向小康生活的信心和幸福。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