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湖北郧阳:扶贫工厂织袜忙

    信息发布者:wx_4zwdrtgz5tns9j
    2020-11-05 15:10:41    来源:新华网   转载

    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胡诚、张潘、夏国燕、刘生辉)缝头、翻袜、定型、包装……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袜业扶贫车间,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干净整洁的扶贫车间里面,智能袜机有序作业,七彩纱线来回穿梭,编织出一双双款式新颖的袜子。

      今年19岁的周兰兰是袜业扶贫车间的挡车工,高中毕业后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这份工作。她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整理做好的袜子,将袜子捆好,观察袜机是否正常运转。“我妈妈也在这里上班,因为离家比较近上班很方便。”周兰兰说,现在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三餐都是免费的,工作不算太累,但责任还是挺大。

      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是2018年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来自郧阳区18个乡镇4200余户15300余名贫困人口在这里集中安置,这里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使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郧阳区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引进袜业企业,在青龙泉社区建设袜业扶贫车间。在袜业扶贫车间打工的除了刚毕业的学生,更多的是搬迁至青龙泉社区的贫困户以及周边的居民。

      “在这里上班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今年34岁的黄仕兰2019年来到青龙泉社区袜业扶贫车间上班,现在每天可以做5000多只缝头。黄仕兰说,袜子工厂规模大,用工需求也大,为她们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给袜子定型是为了让袜子更美观,穿着更舒适。”袜子生产车间里,43岁的李玲英正在熟练地给袜子做定型。李玲英说,她去年5月份到袜子工厂上班,每月工资收入有2300元左右,在家门口一天能挣100多元,她很知足。

      近两年,袜子产业成为郧阳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袜业扶贫工厂开遍全区19个乡镇。郧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袜业产业发展指挥部,成立专人专班实行全方位服务。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周转资金贷款扶持、经济贡献度奖励、出口退税奖励、物流成本补贴、厂房租赁优惠、设备购置补贴、员工培训补贴等,打造中部地区“新袜都”。

      “差不多3分钟一只,6分钟一双,一台机器一个小时大概能生产10双左右。”在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织袜车间里,400多台织袜机正在自动作业。

      位于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年郧阳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个袜业大企业,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有订单合作。

      “4个规模化生产车间总面积有5万多平方米,全部建成投产满负荷运营后,预计可解决3000人就业,日产量可达50万双以上,年总产值预计超过3亿元。”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振兴说,“目前到位袜机1581台,大部分是进口的尖端智能袜机,如果全部投产,将是亚洲最大的使用高端智能袜机生产的企业,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家住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黄峰今年34岁,是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师傅,他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袜子样品。“我们的设备比较先进,各种款式的袜子都能设计,一般外贸订单1000双起步。”黄峰说,3月份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开足马力生产,订单量还算不错,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

      该公司包装部主任张玲2019年6月底进公司上班。她说,目前包装车间有50多人,她从包装工人到车间班长再到如今的车间主任,现在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

      目前,像棉伙棉伴智能纺织公司这样的大型袜业工厂以及上下游企业,郧阳区已经先后引进了28家,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袜子产业的发展也间接带动了原材料供销、机器设备维修、产品线上线下营销、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小小袜子,织出一片广阔大市场。

      

      航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新华网发 曹忠宏 摄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棉伙棉伴智能袜业扶贫车间,工人在智能袜机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网发 曹忠宏 摄

      

      工人在袜业扶贫车间智能袜机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网 张潘 摄

      

      工人在袜业扶贫车间袜子检验区作业。新华网发 曹忠宏 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